在之前的版本可安裝zh-auto-tw-l10n做中文化,但在11.1實測的結果感覺已沒有作用了。以下談最基本的中文化工作,有不同的作法,本文只談其中之一。
設置使用者登入時採用中文語系
這部分參考《FreeBSD Handbook》22.2.1.1.1. Utilities Which Change Login Classes這裡採用在系統層級修改語言設定的方式。
修改/etc/login.conf
裡頭有個俄文使用者的範例,可參照著做,例如:
tchinese|Traditional Chinese Users Accounts:\
:charset=UTF-8:\
:lang=zh_TW.UTF-8:\
:tc=default:
# cap_mkdb /etc/login.conf
user:password:1111:11:tchinese:0:0:User Name:/home/user:/bin/sh
修改/etc/adduser.conf
defaultclass=tchinese
安裝中文字型
FreeBSD有不少可用pkg安裝的字型,包含一些中文字型,過去有些人會採用zh-arphicttf,但這裡改用另一組字數較多的字型。
# pkg install zh-CNS11643-font
中文輸入法
原本想使用過去較熟悉使用的gcin,但這回以pkg安裝完後發現不是很理想,在firefox不能用,qt程式也不能用。改以Port Collection安裝,啟用QT_IM_MODULE會下載2百多MB的QT檔案,編譯要花一些時間,結果失敗,懶得查原因,就改用fcitx。fcitx
# pkg install zh-fcitx zh-fcitx-table-extra zh-fcitx-configtool zh-fcitx-chewing
Message from zh-fcitx-4.2.9.1_4: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Remember to set the environment variable XMODIFIERS:
 csh/tcsh: setenv XMODIFIERS @im=fcitx
 sh/bash: export XMODIFIERS='@im=fcitx'
For GTK+ programs, you may want to set:
 csh/tcsh: setenv GTK_IM_MODULE fcitx
   setenv GTK3_IM_MODULE fcitx
 sh/bash: export GTK_IM_MODULE=fcitx
   export GTK3_IM_MODULE=fcitx
For Qt4 programs, we recommend you to use
 qtconfig-qt4: /usr/ports/misc/qt4-qtconfig
instead of to manually set QT4_IM_MODULE.
To start fcitx with your desktop, just
 cp /usr/local/share/applications/fcitx.desktop \
     ~/.config/autostart/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其他桌面環境調整
系統>偏好設定>外觀與感覺>外觀>外觀偏好設定>字型選擇剛剛安裝的中文字型。這圖中也包含中文輸入法的畫面。
系統>偏好設定>硬體>鍵盤捷徑鍵>桌面>執行終端機:Ctrl+Alt+T
這樣就可以像Ubuntu MATE一樣按了Ctlr+Alt+T組合鍵之後開啟終端機。
下一篇再談安裝字型。
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